
汤林春从发挥学校的专业引领作用、促进课程教学的专业化、提升教师的境界等三个方面,进行了专业、务实、精彩的讲解和辅导。在“专业引领”部分,他从国家教育政策层面分析了当前基础教育的发展走向,从网络微博讨论中剖析当前家长社会的教育焦虑,提出“学校教育科研不是花瓶,不是摆设”。在“促进课程教学的转化”部分,他引用了诸多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知名校长的教育理论观点和实践研究的成果,提出当前中小学面临的关键矛盾是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方式转变和教师匹配的问题。在“提升教师的境界”中,他从上海教师参加国际TELLAS评测的结果出发,围绕“教师周记”的文本分析、上海教师“1+5”能力建设等视角分析了当前上海基础教育教师发展方面的主要矛盾和挑战。汤林春的报告并非纯粹的理论数据分析,在每一部分都提出了多项建议,对于开展基础教育教科研的个人和团队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基教中心负责人在总结讲话中认为,本次报告内容新颖深刻,紧扣当前学校实际,明确了学校教科研的方向、教科研工作的抓手和教师事业拓展的路径,报告引起的思考是深刻的,影响是长远的。希望学校教科研主任在谋划学校科研工作中能做到“顶天立地、大小适中、提前谋划、内外联动”。报告后,大家就讲座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提问和互动。
组织召开基础教育集团学校专题工作会议是基础教育发展中心的一项常规工作,其目标是助推集团学校的内涵发展。本次专题会议的主题是中小幼的教科研工作,目的是帮助中小幼把握当前基础教育科研动态和趋势,提升教科研主任引领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水平,增强学校教科研服务学生老师发展、服务学校发展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师范大学学区中国中学、世界外国语中学等学校的教科研主任也应邀参加了本次报告会,这一举措拓展了上海师大服务基础教育的范围,进一步发挥了基础教育学区化、集团化发展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