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化视野下的汉语全球教育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

来源:尚七网    作者:尚玉    人气:     发布时间:2017-10-27    

     尚七网10月27日讯   1021-22日,汉语国际化视野下的汉语全球教育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第九届年会在校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和我校对外汉语学院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海内外43所大学的100多位学者代表参加,共同探讨汉语国际化的历史传承、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我校学副校长汪荣明,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会长张西平,法国国民教育部汉语总督学、欧洲汉语教学协会会长白乐桑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对外汉语学院院长吴勇毅主持。

“汉语国际化视野下的汉语全球教育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第九届年会”召开

  汪荣明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弘扬中国文化,传播中国声音,既是教育部门的责任,也是大学的使命。我校长期致力于建设国际汉语教育重镇,借助海外孔子学院、国际合作办学和国际学术会议等多种平台,积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我校拥有全国一流的对外汉语学院,学院秉持“双语、双文化、双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了一大批出色的国际汉语教师。他强调,人文社科研究必须坚持海纳百川,与各国文化互学互鉴,协同创新,才能取得更丰硕的成果,希望本次研讨会能搭建分享和交流海内外汉语教育史领域研究成果的平台,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向世界阐释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含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

副校长汪荣明致辞

  在大会主旨报告环节,福田亚细男作《汉学中的非文字文化研究——从图像发现问题》主题报告。他通过研究非文字资料,将画典(如《东亚生活画典 中国江南篇》)、图画(如《姑苏繁华图》、浙江境嘉兴驿图、《乾隆南巡图》)、中国国家图书馆编著的有关信息、各大博物馆的有关材料进行比对,发现图中的物体分布范围逐渐扩大,并且沿着乾隆南巡的路径分布;受时代的限定,该事物只在清代图像中登场。目前他正在进一步搜集资料,并将结果与文字资料进行对比研究。

福田亚细男作《汉学中的非文字文化研究——从图像发现问题》报告

  卢守助作《梁启超与<和文汉读法>》报告。他的研究发现,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后流亡日本,见当地西洋译书众多,走马观花,若行山阴道中,目不暇接,于是发愿著作《和字汉读法》,期望短期内令中国人掌握日语,通达海外之事。卢守助认为“该书太过盲目激进,语法体式流于粗疏,不但不能速成,还有可能带来极大的坏影响。”

福田亚细男作《汉学中的非文字文化研究——从图像发现问题》报告

  在《18世纪日本的汉语学习》报告中,奥村代佳子的研究致力于解决“直接和间接接触的汉语有何区别”这一问题。研究发现,唐话是唐通事的汉语,因几代传袭趋于单一固定,虽于中国官话有所差别,但彼此可以交流。长崎之外的唐话作为间接接触,只为读懂经文和书面语。

责任编辑:尚玉
首页 | 图说 | 旅游 | 视频 | 资讯 | 科技 | 财经 | 娱乐 | 文化 | 创业

尚七网运营中心版本所有-EDU777.COM Power by DedeCms 津ICP备10005842号-7  技术支持:大艺互联

电脑版 | 移动版